问题:
A、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B、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C、没有更强的理由,不得径直适用法律原则D、为了将法律原则适用带来的不确定性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需要设定严格的条件
问题:
A、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不同,其适用时并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B、法律原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审判案件的确定依据C、理解法律原则有助于完整地把握法律整体,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更好地适用法律D、法律原则侧重的是法治的可接受性
问题:
A、法律责任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定性B、法律责任是法律规范对某种行为及其后果的否定性评价C、法律责任的履行都是国家强制力实施的结果D、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过错,但是只要在客观上侵犯了别人的法律权利,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问题:
A、法律适用过程是一个法律证成的过程B、法律人的法律决定的合理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法律决定是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前提中推导出来的;另一方面,推导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是合理的正当的C、外部证成保证了结论是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它对前提是否是正当的、合理的没有任何的保障D、内部证成关涉的是对内部...
问题:
A、法律职业责任的主体是法律职业人员,即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依法从事法律职业的其他国家公职人员B、法律职业责任的性质比较单一,一般来说就是其主管机关或所在单位给予处分,处分的力度直至撤职、开除C、承担法律职业责任在客观上必须是违反了与法律职业人员有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而且必须产生了相应的危害结果...
问题:
A、财团法人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B、事业单位法人具有公益性,企业法人没有C、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等同于其民事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D、因合并而消灭的企业法人,其债权债务由合并后的法人概括承受
问题:
A、法人独立的享有财产B、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起始时间不同C、企业法人可以独立的承担责任,其他法人无法独立承担责任D、法人机关是对外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集体,个人不能成为法人机关
问题:
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
问题:
A、法律与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但法律属于制度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B、所有的法律事项和问题都是道德评价的调整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道德的调整事项都由法律调整C、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法律所反映的道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统治阶级的道德。两者是相互渗透、协调发展D、近现代的法学家...
问题:
A、道德关注内在动机,法律关注外在表现B、法律人的主要工作是为自己的主张寻找规范基础并提供论证C、法律是自然演进形成的D、法律调整与道德调整各具优势,且形成互补
问题:
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B、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D、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问题:
A、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人数B、政府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C、推进多头执法,增加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D、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问题:
A、法治通常的理解就是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B、法治还指通过法律使权力和权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C、法治理念是谋划法治战略的基准,是制定法律的指南,是实施法律的指导,也是理解并遵守法律的参照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法治理念上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不存在根本的区别
问题:
A、物权人在其所有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时,可以向非法占有人请求返还原物B、物权人请求返还原物的,只要能返还原物,非法占有人就不能用其他方法代替C、物权人对合法占有人在合法占有期间不能请求返还原物D、物权人请求返还的原物,必须是特定物,不是种类物
问题:
A、一般主张,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为重罪,其他犯罪为轻罪B、自然犯是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法定犯是没有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现代型犯罪C、隔隙犯是指在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时间、场所的间隔的犯罪D、基本犯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不具有法定加重或者减轻情节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