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项目名称.B、施工场所和期限C、施工内容和工艺D、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问题:
A、除起飞、降落或者依法规定的情形以外,民用航空器不得飞越城市市区上空B、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应再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C、在车站、铁路编组站、港口、码头、航空港等地指挥作业使用广播喇叭的,应当控制音量,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D、建设经过已...
问题:
A、调查本项目正常排放方案和非正常排放方案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对于改建、扩建项目还应调查本项目现有污染源B、调查本项目所有拟被替代的污染源(如有),包括被替代污染源名称、位置、排放污染物及排放量、拟被替代时间等C、调查评价范围内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
问题:
A、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并覆盖各污染物长期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10%的区域;B、对于经判定需预测二次污染物的项目,预测范围应覆盖PM2.5和O3短期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1%的区域;C、对于评价范围内包含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的,预测范围应覆盖项目对一类区最大环境影响;D、预测范围一般以项目污染源为...
问题:
A、CALPUFF等模型模拟PM2.5时,需将模型模拟的PM2.5一次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同步叠加按SO2、NO2等前体物转化比率估算的二次PM2.5质量浓度,得到PM2.5的贡献浓度B、采用网格模型预测PM2.5时,模拟输出的贡献浓度应包括一次PM2.5和二次PM2.5质量浓度的叠加结果C、对规划所...
问题:
A、CALPUFFB、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C、AUSTAL2000 D、ADMS
问题:
A、体源B、网格源C、烟塔合一源D、机场源
问题:
A、监测指标B、监测频次C、执行环境质量标准D、监测指标
问题:
A、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B、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冬季)进行监测C、NH3和H2S至少取得3d有效数据D、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 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
问题:
A、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如有)外侧设置1~2个监测点。B、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不利季节一次,监测时段参照6.3.1执行。C、新建19 km的城市快速路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D、筛选...
问题:
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B、制定环境监测计划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D、总量控制指标核算
问题:
A、项目污染源进一步调查B、区域气象与地表特性调查C、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监测D、收集区域地形参数
问题:
A、多个污染源的石化项目B、新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C、位于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的建设项目D、新建的包含1km及以上隧道工程的城市快速路项目
问题:
A、已有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浓度限值;B、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应执行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必须执行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D、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问题:
A、一级评价项目按HJ819的要求,提出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环境质量监测计划B、二级评价项目按HJ819的要求,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环境质量监测计划C、三级评价项目按HJ819的要求,适当简化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D、三级评价项目可参照HJ819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