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溶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对透过的光线有反射和吸收作用B、光线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溶液时可发生透射光减少C、吸光度用来表示光线吸收的多少D、免疫复合物的量与光线吸收成正比E、免疫复合物的量与光线吸收成反比
问题:
A、在病变区直接采取细胞B、采集时应尽量轻柔C、标本应尽量挑选血液和黏液部分D、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制片E、气管、支气管可用纤维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
问题:
A、正常人血涂片中不可能见到B、缺铁性贫血不见该细胞C、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涂片中椭圆形红细胞可高达25%~75%D、幼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也可呈椭圆形E、其细胞长度可大于细胞宽度的7~8倍
问题:
A、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B、阳性结果呈现凝集反应C、检测的是立克次体抗原D、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试验E、实验材料之一为变形杆菌菌体抗原
问题:
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问题:
A、需要10%CO2、85%N2B、专性厌氧C、专性需氧D、厌氧E、不能人工培养
问题:
A、嗜碱性晚幼粒胞核固缩呈肾形,轮廓模糊B、核染色质粗糙、排列更紧密C、胞体直径7~10μmD、嗜酸性晚幼粒胞质充满着嗜酸性颗粒E、胞质内及核上含有少量、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
问题:
A、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B、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C、可提示骨髓造血活跃程度D、临床测定常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和比值E、WHO推荐的网织红细胞活体染色为瑞氏染色法
问题:
A、玻片法染色时间为5~10minB、试管法染色,血液与染液比例以1:2为宜C、国内多用新亚甲蓝染液染色D、高倍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数E、试管法染色时间为15~20min
问题:
A、显微镜计数方法,试管法优于玻片法B、油镜下计数100个红细胞中网织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C、WHO推荐的染料新亚甲蓝染液D、使用Miller窥盘辅助显微镜计数可提高精密度E、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比百分比应用价值更大
问题:
A、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较高B、非目的细胞伊红染色,不着色C、目的细胞伊红染色,着染红色D、试验依赖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E、试验无需补体的参与
问题:
A、人体所需铁主要以Fe3+形式吸收,以Fe2+形式转运B、当体内铁负荷过重时,铁以铁蛋白形式贮存C、铁主要在胃部吸收D、儿童体内铁的排泄量比成人要少E、人体内铁主要经胆汁、尿液排泄
问题:
A、微生物的致病性与其遗传基因无关B、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是侵袭力和毒素C、侵袭力包括黏附、定植和侵袭性物质,而黏附是其致病作用的第一步D、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黏附与其菌毛有关E、外毒素多为革兰阳性菌合成和分泌
问题:
A、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B、包括培养基、试剂、标本采集、标本接种、培养鉴定等细菌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C、包括仪器设备的操作及人员培训D、标本采集指南保留在实验室,不须发给临床医护人员E、标本的收集、运送和贮存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影响细菌检验结果
问题:
A、必须用无菌容器盛放标本B、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C、采集后立即送检D、厌氧培养标本应采用厌氧环境送检E、应冷藏送检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