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B、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C、探测器周围1m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D、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风口安装
问题:
A、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800mmB、电缆敷设时,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C、电缆隧道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应增加出口D、电缆隧道内的净高不应低于1.9m
问题:
A、9层以上的住宅B、单层和多层工业建筑C、高层工业建筑D、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
问题:
A、设在屋顶上,用以贮存冷却水的罐B、净化被污染的空气和脱臭的装置C、将冷冻机的冷却水所带来的热量向空气中散发的装置D、使用冷媒以冷却空气的装置
问题:
A、保证结构的几何稳定性及受压构件的侧向稳定B、防止构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振动C、承担和传递房屋所受水平荷载以及保证安装时的稳定和安全D、以上三者
问题:
A、长度大于15m的悬吊管B、长度大于5m的悬吊管C、长度大于10m的悬吊管.D、长度大于20m的悬吊管
问题:
A、耐疲劳,能承受反复弯曲和振动作用B、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C、能承受所要求的拉力D、能限制钢丝绳升降时的扭转作用E、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问题:
A、耐疲劳,能承受反复弯曲和振动作用B、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C、能承受所要求的拉力,并且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D、能限制钢丝绳升降时的扭转作用
问题:
A、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须与材料性能相适应,以便发挥材料的优点B、荷载传递的路程愈远,结构使用的材料愈省C、杆件受弯较受轴向力能更充分地利用材料D、超静定结构可以降低内力,节省材料
问题:
A、五层及以上的民用房屋的底层墙,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7.5的砌块B、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夹心墙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C、防潮层以下的墙体应采用混合砂浆砌筑D、允许砌筑的墙高与砂浆强度等级无关
问题:
A、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体,应采用不低于MU10的砖B、施工时允许砌筑的墙高与墙厚度无关C、地面以上砌体应优先采用混合砂浆D、在冻胀地区,地面或防潮层以下的墙体不宜采用多孔砖
问题:
A、蒸汽热源B、电力热源C、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D、高温水热源
问题:
A、低于烟囱口1-1.5m的部位并成三角形水平排列B、低于烟囱口1.5-3m的部位并成三角形水平排列C、高于烟囱口1.5-3m的部位并成三角形水平排列D、高于烟囱口3-6m的部位并成三角形水平排列
问题:
A、MU10,M5B、MU10,M7.5C、MU15,M5D、MU15,M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