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教育哲学B、教学论C、教育科研方法D、学校管理学E、外国教育史
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问题:
A、普及义务教育是学校系统的基础B、普及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保证C、我国早就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D、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问题:
A、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B、趵突泉与其附近的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20多处名泉组成趵突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之首C、趵突泉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D、趵突泉亦有“娥英水”“温泉”“槛泉”“瀑流泉”“三股水”的别称或俗称
问题: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体验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问题:
A、旧时文人的四大雅趣是琴、棋、书、画,今常用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B、按东、西、南、北、中的顺序,“五岳”分别指: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白居易的诗句,他又号香山居士,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D、“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指的是...
问题:
A、中国东邻朝鲜,北部和蒙古、俄罗斯等国相邻B、中国国土面积超过960万平方公里C、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D、中国有56个不同的民族
问题:
A、良好医患关系原则B、教育启发与发展的原则C、快速解决问题原则D、保密原则
问题:
A、唐代—关汉卿—《窦娥冤》B、明代—王实甫—《救风尘》C、清代—孔尚任—《桃花扇》D、元代—马致远—《牡丹亭》
问题:
A、30%B、50%C、100%D、150%
问题: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赤壁赋》D、《记承天寺夜游》
问题:
A、1879年B、1905年C、1907年D、1903年
问题:
A、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B、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C、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D、班级管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E、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