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在满足借款合同用款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无正当理由或借款人没有违约,银行必须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按时发放贷款B、借款合同一旦签订生效,即成为民事法律事实C、贷款实务操作中,先决条件文件会不会因贷款而异,与风险因素而异D、银行应针对贷款的实际要求,根据借款合同的约定进行对照审查,分析是否齐备或有效
问题:
A、净现值法中贷款组合价值的确定包括贷款的所有预期损失及盈利的净现值B、净现值法遵循的原则是匹配原则C、有市场价格时,公允价值法可与市场价值法互相取代D、贷款风险分类的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市场价值法、净现值法和公允价值法E、公允价值法是在非强制变现的情况下,贷款按买卖双方自主协商的价格所确定的价值
问题:
A、市场价值法不必对成本进行摊派B、当前较为普遍的贷款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公允价值法C、市场价值法总是能够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D、历史成本法具有客观性E、采用历史成本法会导致银行损失的低估
问题:
A、按照借款人性质不同,贷款可分为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B、按照借款人性质不同,贷款可分为流动性资金贷款和回购C、按照贷款期限不同,贷款可分类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D、按照是否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信贷业务可分为表内贷款和表外业务E、按照贷款资金来源和经营模式不同,商业银行贷款可分为自营贷...
问题:
A、两者的信贷审查标准不同B、两者均常见于中长期贷款C、贷款意向书表明该文件为要约邀请D、贷款承诺基本不具备法律效力
问题:
A、贷款人有权参与处于兼并、破产或股份制改造等过程中的借款人的债务重组,应当要求借款人落实贷款还本付息事宜B、贷款人对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借款人,应当要求其重新签订借款合同,明确原贷款债务的清偿责任C、贷款人对联营后组成新的企业法人的借款人,应当要求其依据所占用的资本金或资产的比例,将贷款债务落实到新的...
问题:
A、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和贷款业务品种,合理约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及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B、对单笔资金支付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贷款,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C、与借款人新建立信贷业务关系且借款人信用状况一般的流动资金贷款,原则...
问题:
A、贷款人应根据借款人的行业特征、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信用状况等因素和贷款业务品种,合理确定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及贷款人受托支付的金额标准B、贷款人应就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进行尽职调查,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公司贷款C、对单笔资金支付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贷款,应采用贷款人受...
问题:
A、实务中贷款重组可以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B、调整还款期限及利率要严格遵守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的有关规定,银行不得擅自进行C、当借款企业发生合并、分立、股份制改造等情形时,银行可以同意将全部债务转移到第三方D、贷款本金为关注类、次级类、或可疑类时,银行可以考虑减免贷款利息
问题:
A、贷款组合内的单笔贷款之间一般没有相关性B、贷款组合的总体风险通常小于单笔贷款信用风险的简单加总C、风险分散化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产组合的整体风险D、贷款资产可以过于集中E、商业银行在识别和分析贷款组合信用风险时,应当更多地关注系统性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
问题:
A、贷审会投票否决的信贷事项,有权审批人可以审批同意B、行长不得担任贷审会主任委员C、贷审会投票通过的信贷事项,有权审批人可以否决D、行长可指定任一副行长担任贷审会主任委员E、贷审会成员发表的全部意见应记录存档,且要准确反映审议过程
问题:
A、银行如果在贷后检查中发现借款人提供的抵押品或质押物的抵押权益尚未落实,可以要求借款人落实抵押权益或追加担保品B、如果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降低的,抵押权人(银行)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C、如果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由于贷款展期使得贷款风险增大,银行也会要求借款人追加担保品D、对由第三...
问题:
A、质押担保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B、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位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C、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和贷款银行约定,当借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承担还款责任的行为D、抵押担保是指借款人或第三人转移对法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贷款的担保E、除国家机关外,任何单位或...
问题:
A、担保品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真实存在的财产或权利B、担保品必须具备易变现性C、担保品应按法规要求在有权机构办理抵(质)押登记D、担保品必须具备可控性E、担保品必须具备足值性
问题:
A、留置财产只能是不动产B、留置财产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C、留置权人不占有留置财产D、当债务人到期未履行债务时,留置权人有权就留置财产优先受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