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收购人在要约收购期内,可以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B、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C、收购人在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不得变更其收购要约,除非出现竞争要约D、收购人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问题:
A、收购人为终止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应当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B、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12个月内不得转让C、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的,必须及时公告,载明具体变更事项D、收购人应当公平对待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股东,持有同一种类股份的股东应当得到同等对待
问题:
A、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B、收购人变更收购要约,可以降低收购价格C、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D、在要约收购期间,被收购公司董事不得辞职
问题:
A、当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有限时,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B、每年均应进行减值测试C、均按10年进行摊销D、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问题:
A、无形资产自达到预定用途的当月起开始摊销B、企业至少应于每年年末对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进行复核C、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D、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问题:
A、集中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B、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C、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D、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问题:
A、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总流入B、收入与利得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入并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C、企业所发生的利得在会计上均计入营业外收入D、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问题:
A、应设置“受托代理资产”和“受托代理负债”两个会计科目B、“受托代理负债”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尚未清偿的受托代理负债C、非现金受托代理资产应当按照凭据上标明的金额作为入账价值D、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设置受托代理资产登记簿,加强对受托代理资产的管理
问题:
A、民间非营利组织可以将收到的受托资产转增给任意其他单位或个人B、受托代理业务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从委托方收到受托资产,并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资产转赠给指定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受托代理过程C、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委托方委托从事受托代理业务而收到的资产即为受托代理资产D、民间非营利组织因从事受托代理业务,接受...
问题:
A、甲、乙、丙、丁的出资比例为4:3:2:1B、合伙企业事务委托甲、乙两人执行C、乙、丙只以其各自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D、对合伙企业事项作出决议实行全体合伙人一致通过的表决办法
问题:
A、应从税后利润中提取B、应经股东大会决议C、满足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D、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再计提
问题:
A、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B、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C、同一企业可以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D、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问题:
A、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应当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B、企业对某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等再开发且将来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C、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扩建等再开发且将来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在再开发期间应继续将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继续进行折旧或摊销D、...
问题: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只要有差额,就会影响当期损益B、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只要有差额,就会影响当期损益C、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会...
问题: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确认减值损失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可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应计入资本公积D、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符合条件时可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