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表示很快会吸纳更多的人来参与B、向对方说明参与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C、表扬对方积极参与的行为,肯定对方的付出D、用其他付出更多的群众的事迹鼓励持犹豫态度的居民E、向对方解释其他群众最近因为较忙或其他原因而参与较少,希望能够体谅
问题:
A、“不批评”是其重要原则B、对小组规模没有要求C、对敏感问题不适合采用此法D、事先应告知主题、要求、时间、地点等
问题:
A、了解李某的求助意愿B、促使李某成为服务对象C、明确李某的要求D、初步评估李某的问题和需要E、和李某制定工作计划
问题:
A、发现所研究的失学儿童群体的特殊B、推论失学儿童群体的总体特征C、验证有关儿童失学的理论假设D、归纳提炼出有关失学儿童问题的理论
问题:
A、促进就业工作B、城乡社会救助工作C、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D、促进慈善事业工作E、城乡社会保障工作
问题:
A、社会性B、群众性C、民主性D、自治性E、法制性
问题:
A、依法调解原则B、自愿平等原则C、协商一致原则D、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E、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问题:
A、依法调解原则B、公开调解原则C、自愿平等原则D、法律监督原则E、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
问题:
A、有明确的申请调解人B、有申请人的书面申请C、有具体的调解要求D、有提起申请调解的事实根据
问题:
A、平等协商B、公平正义C、和谐友好D、合情合理
问题:
A、均由第三者主持调解B、均需遵循“自愿、合法”原则C、前者不可以强制执行,而后者可以D、均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E、均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纠纷
问题:
A、自我调整B、自我监督C、自我服务D、自我矫正
问题:
A、18~30B、18~35C、22~35D、25~35
问题:
A、生理发展B、智力发展C、认知发展D、心理发展E、社会性发展